-
開發藍海的巨人:探訪“深海一號”能源站
為保證持續產氣,能源站全年無休,機械設備24小時不間斷作業。記者探訪“深海一號”大氣田時,“蛙人”正乘吊籠去水下完成作業,機械維修工輪班檢查各類設備運行情況,安全生產負責人組織安全培訓和演習……
-
從“打工人”到“新農人”——這些青年人這樣干
35歲的楊興武來自廣西北流市,大學畢業后曾在浙江杭州從事電商工作,積累了長三角“包郵區”電商經驗和運營理念。2014年,他帶著部分團隊成員返鄉創辦公司,為多個電商平臺和企業供應百香果。
-
“90后”村干部:新時代鄉村治理生力軍
“農田不能荒,必須要多種糧?!痹谙孚M邊界的瀏陽市金剛鎮丹桂村,1994年出生的村黨總支書記黃浩向記者說起了不久前的春耕春播動員工作:“我們入戶宣傳鼓勵村里的農戶種雙季稻,讓一畝地多產糧,今年我們村順利種下早稻1100畝?!?/p>
-
這才是“天團”!那些與量子“糾纏”的青年科學家
“墨子號”“九章”“祖沖之號”……站在“第二次量子革命”的新起點,我國量子科技捷報頻傳,已成為國際量子科研版圖上的重要力量。這些成績背后,是一群心懷“國之大者”的青年科學家,他們用青春砥礪報國之志、勇攀科技高峰,成為我國量子研究領域的“天團”。
-
曹縣青年:靠花式調侃出圈之后……
如今,電商企業超過5500家、網店數量超過6.6萬個、19個“淘寶鎮”、168個“淘寶村”……曹縣連續四年被阿里巴巴評為全國第二“超大型淘寶村集群”和“江北最大的淘寶村集群”。潮水退去、調侃不再,曹縣的年輕人們依然在為夢想打拼,務實求新的奮斗追求奠定了家鄉底色。
-
井岡山上的紅色“接棒人”
手持“小蜜蜂”擴音器,筆挺地站在一排排革命舊居舊址旁,介紹井岡山的紅色歷史……近6年來,毛浩夫已面向海內外游客、學員宣講了4000余場。很難想象,這是一名國際金融與貿易專業畢業的“海歸”青年。
-
一個被文化創意重新點亮的村落
究竟是什么魔力?讓一個日益凋敝的古村落幾年內重煥光彩,成為眾多年輕人近悅遠來的“小桃源”。近日,記者來到“網紅村”閩東屏南縣熙嶺鄉龍潭村,近距離采訪這里的新鮮事。
-
楊應政:一個“90后”“全國技術能手”
追求塑造管道的“力與美”、把管道角度誤差做到1度以內……1999年出生的楊應政是安吉技師學院的一名教師,他通過學習、提升技能,收獲了他的精彩人生。